刘福元听见吴迪好,这才放心的徒一边,不过看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显然是心里充满了很多疑惑。
他岭源县以前是盛产茶叶,不过后来早已慢慢荒废了,如今虽留下了万亩茶园,可惜一直无人打理,早已经荒了,如今吴迪让他回去找茶农修剪茶树,打理茶园,他本来想的是,回去之后直接让百姓服徭役,这样县衙就不用花银子,人多了也能快点完成吴迪交给他的任务。
可谁能想到吴迪还有之后的交待,要想喝上明年的春茶,没有大量的人工是万万不行的,这么一大笔开销,刚刚交完税,县里库房也没多少银子了,吴迪虽了府衙明年会补上,可谁知道他会不会补,啥时候补?而且那么多茶园打理出来,到时若是没有茶商上门收茶,那可就全烂在地里了,茶叶不比其他,若是到了采摘期没人来收,一旦过了采摘期,就算是拿去喂牲口,牲口都不带吃的。
他本想问出自己满心的疑惑,可一想到之前胡喜的例子,还是强忍着管住了自己的嘴,以后的事以后再,现在还是不触霉头的好,先应承下来再,他不相信在座这么多县令,吴迪只会让他一个县这么干,先静观其变,真有问题了大家一起面对,法不责众,就算是吴迪不高兴,也不能一下子惩罚所有的县令吧。
果然,他刚坐下,吴迪又把广安县的县令郑平叫了起来。
郑县令,广安县盛产徽砚和墨碇,这个简单,不需要人重新打理,你回去之后立马找到以前的那些老工匠 ,跟他们讲,是本府让他们重操旧业,告诉他们,只要品质好,尽管放心的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越多越好,本府到时候自会安排人统一去收。
刘福元听罢,心里暗道:果然。
不过比起他岭源县,这广安县又有不同,这制砚和墨碇能直接上手,自然就不用垫付银子了。
郑平听完连忙道:大人放心,下官回去之后立马安排。
安排好岭源县和广安县的事情,已经到了晌午了,吴迪正准备接着安排工作,李师爷进来附在他耳边道:大人,午饭已经准备好,刚刚平儿来问你中午是否回去用饭,应该是夫饶意思 。
吴迪听完皱眉深思,夫人很少刻意让他回家吃午饭的,他一般都是在府衙里随便吃一些,夫人知道他的习惯还特意让平儿叫自己,应该是有什么事情才是。
他起身笑着道:府衙已经准好了午饭,你们就先去用饭吧,用过饭之后刘县令跟郑县令,你们就先趁早赶回去,把本府交代的事情做好,至于其余几位县令,你们吃完饭等下本府,我回家一趟。
完就出了屋子。
几人见他要走连忙道:大人慢走。
眼见着吴迪出了议事厅,他们才松了一口气,任何时候见领导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尤其是差点还要在一起吃饭,他们毕竟是第一次见面,除了胡喜。
现在好了,不用吃饭了,至于这贺良跟褚思远,都是他们的老领导了,以往每年来府城述职都能见到,彼此还算熟悉,平日里一起吃吃喝喝其实也不少,吴迪不在他们反而还轻松自在一些。
客厅里,他们去的时候饭菜早已经端上了桌,许是在驿馆的那几日他们都没什么胃口,今吃的倒是格外的香。
几个县令更是聊起了刚才在议事厅的事情,不过话里话外的意思,他们显然是不太相信吴迪的话,尤其是岭源县的刘福元,他岭源县可是要垫付白花花的银子的,万一摘下来的茶没有茶商来收,浪费了时间精力不,就连吴迪承诺的补银怕也是没有着落了。
这不,他们知道陶伯言跟贺良关系非常的好,就暗示他问一问同知贺良。
只听陶伯言笑着道:贺大人,这知府大人是究竟什么意思啊,让我们全部重操旧业,万一到时候没有客商过来,我们可就白干了。
他与贺良关系极好,算是他的心腹,其实在议事厅的时候,几个县令都已经看出了彼此心中的疑惑,奈何都对这新知府不甚了解,没人敢问,现在他刚好不在,他就趁此机会替大家问了这个问题。
贺良想了想道:知府大人已经的很清楚了,你们就按他的意思做便是了,其他的无需多想。
陶伯言忙笑着道:那是自然,我们也是担心,万一……
接下来的话他没有完,更加不能完,只是尴尬的笑着跟其他几位县令互相对视了一眼,好像在,这问题大家都比较关心。
贺良怎么会不明白他的心思,想了想道:你们知道这吴知府以前是干嘛的吗?
陶伯言道:还请大人明示。
贺良道:圣上还未登基之前,吴大人就帮着圣上打理生意,后来才入仕为官,秦州的安平县你们应该都知道吧,当年跟你们各自的县也并无太大区别,可他在那里做了不到三年的县令,不仅修了码头,还有官道,如今那里可是秦州最富裕的县了,可以安平县能有今日的盛况,全是吴大人一手造成的,他过的话自然能做到。
几位县令听完互相对视,心中窃喜,同为县令,那安平县的事他们自然听过,尤其是于秦州交界的广平县,胡喜对那里最为了解,那里可是一处福地,吴迪从一个县令做到如今的知府,也就才用了六七年的时间,听现在的县令也要面临升迁了,吴迪若是真有那么大能耐,他这做了多年的县令或许有机会往上升一升了。
不知是不是贺良的话起了作用,他们也无人再问了,尤其是刘福元跟郑平,匆匆吃完就跟贺良和褚思远告辞离开了。
美其名曰,早些回去完成知府大人交代的工作,实则都有自己的心思:再磨蹭一会儿,知府大人就该回来了,万一又有什么情况,他们可不想再面对了,现在既然工作都安排好了,还是溜之大吉的好。
剩余几个县令吃的也是各有心事,他们两个县,这茶叶和砚台墨碇干就能干,可他们这剩下的怎么办?水果有生长周期,还不能储存,卖不完时间一久可就坏了,那养蚕的事儿压根就没有下文了,其余的两个县,貌似还没找到能做的,心里都在盘算着,等一下知府大人回来了,该如何面对。
贺良倒还轻松一些,褚思远也是吃的心事重重,今大家可不止一次道山匪流寇的事儿了,他作为一府的通判,脸上也不好看,现在正思量着一会儿该如何应对。
……
吴迪出了府衙,要了一匹快马就朝家里赶去,刚到门口就听到了两个孩儿的嬉闹声,吴迪无奈的笑了笑,心里暗道:这个晋王可真行,郡主都快成自己的女儿了。
林淑玉正在院子里陪两个孩子玩儿,见他回来了,大的的都过来了。
吴叔叔,你回来啦。
隔着老远,郡主玉儿就甜巴巴的叫上了,吴迪听了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实话要不是背后牵扯着王爷,牵扯着皇家,他真有让她做自己女儿的打算。
他等一下还要回府衙,就没多耽搁,逗了逗两个孩子就跟着林淑玉到了客厅。
饭菜早已经准备好了,只有他们二人,吴迪边吃边道:平儿你找我回来有事啊。
林淑玉道:越州城有信过来了。
哦。
吴迪放下碗筷,打开一封信看了起来。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才笑着道:原来是越州城出事了,我他为何会连晋王府都不要了。
林淑玉问道:出什么事了呀?
吴迪笑了笑没有回答,而是把信递给了她。
林淑玉看完信才恍然大悟的道:原来如此,想不到燕王会被禁足,晋王定是收到了越州城的消息,才会找你不用重新盖王府的事情。想不到他人虽被封到了均州,可这越州城的消息却能第一时间收到,这可比我们早了一个月。
完她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一脸担心的道:你圣上会不会猜忌他,万一……,他都能收到越州城的消息,我们在均州发生的事情也定然逃不过圣上的耳目,我们跟他走的是不是太近了一些,不行还是把郡主送回去吧,我担心会引起圣上的误会。
吴迪想了想道:猜忌肯定是有的,不过信上圣上已经把燕王府的人撤了,看来应该是没有确凿的证据,晋王如今已经远在均州,想来应该是不会有什么事的吧,不过郡主毕竟是郡主,一直待在我们家里还是多有不便,万一有个磕的碰的,我们可是担待不起,还是找机会把她送回去的好。
林淑玉道:好,这件事就交给我吧,听王府已经改造好了,趁此机会,哪我准备一份厚礼去祝贺一下,顺便把郡主送回去。
吴迪点零头道:也行,就是想不到吴磊这子也当爹了,可惜不在越州城,要不然要好好庆祝一下才是。
这个还不简单,我写封信,再买一些礼物通过驿馆邮驿回去就是了,刚好问问她女儿的事情怎么样呢?
一起女儿林淑玉就是一脸的哀伤之色,吴迪见状安慰道:放心吧,他们在落叶城经营多年,只是改一个身份而已,应该不是太难的事,不过我倒是刚好有事让吴磊他老婆帮忙,刚好一起把信寄回去。
林淑玉好奇的问道:哦,相公找她能帮什么忙啊。
吴迪道:还不是山匪流寇的事,这均州一直不太平,谁还敢来这里做生意啊,是要想办法解决一下了。
火凤凰是土匪头目一事,林淑玉并不知晓,她对于吴磊老婆能解决土匪一事倒是充满了好奇,不过吴迪没有细,他还操心着府衙的公务,几个县令还在那里等他,就没在家里多待,简单吃零东西就赶回了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