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七月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七月言情小说网 > 历史 >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 第一百二十章 终于开始种田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二十章 终于开始种田了

陈信脸色严肃了起来,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以前第一次扩军时候的大盾手,是通过个人医疗终端改造过的老兄弟。

第二次扩军时候人手不够,就是生化人顶了上去。

可是现在部队再次扩编了好几倍,自己可没有那么多的能量来改造所有大盾手的身体素质,更没有能量来制造那么多的生化人。

如果大盾手无法完成战术动作,不能格杀冲来的敌人,那事情就麻烦了。

大盾身后的火枪手,只能在大盾的掩护下率先打击那些重甲或重要目标,而且火枪射速太低了,一旦冲来的敌人太多,他也无法快速击杀。

那么还有什么办法呢?

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陈信不可能当场拍着脑袋做决定,先把问题记了下来。

最后再由陈信以文件形式把各项问题下发下去。

兵器问题就送到各工坊主管手中,战术问题就送到各级军官手郑

分别下发各相关部门后,想办法这些解决问题。

这里巡视完了,陈信继续向前行进。

“砰砰砰砰”一片硝烟弥漫夹杂着杂乱的枪响,一个新兵连的火器排完成了一次齐射。

教官大喊道“取火绳,各班班长检查火种。”

50名鸟铳手从龙头上取下火绳,夹在手指郑

“清火门。”

鸟铳手们用一块布,把火门擦拭干净,以免残留火星引爆新装的引药。

“取弹。”

鸟铳手们从腰间的弹药盒里取出一枚定装纸筒弹。

“咬开弹壳。”

鸟铳手们把装着铅子那一头朝下,从另一头咬开纸壳。

“打开火门盖。”

向右侧轻轻一划,火门盖就被打开了。

“倒引药。”

轻轻抖动纸壳弹,把一定量的火药倒入其郑

“关上火门盖。”

“竖枪。”

“装弹。”

剩余的火药全部倒入枪管,另一头的铅弹也顺着枪管滑了进去,最后鸟铳手们又把空聊纸壳一起塞了进去。

“抽搠杆。”

“压实。”

“回搠杆。”

“平枪。”

“检查火绳。”

教官一道道的喊出口令,鸟铳手们整齐的执行着命令。

每个排旁边都有其他教官在观察,一旦有人动作做得不到位,就是一顿抽打。

所有人都集中注意力,仔细的回忆着每个动作。

陈信看着士兵们用的鸟铳,拿出一个本子记录了起来。

“尽快打造精良火器,替换缴获的朝鲜鸟铳。”

一路看着所有连队整齐的动作,刚才发现问题时的焦虑减轻了不少。

现在军中把所有的动作进行了分解,对每个动作都有具体的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把训练标准化,每日的队列训练和内务整理,让他们具备了不错的纪律性。

现在根据不同兵种设定的不同的训练目标,只要一直完善下去,等编纂出完整的军事操典,以后就可以快速的训练出合格的士兵。

时间一直到了农历4月(后世公历5月前后),鹰隼的侦查结果显示,黄台吉还是没有撤军,他的大营还是稳稳地驻扎在鸭绿江对面,陈信知道不能再耽搁下去了,再等那就要过了春播的时间了。

“义州就义州吧,你想跟我耗下去,那就耗着吧,我就不信了,今年能挡住你黄台吉,明年我实力大增会挡不住?”

陈信决定了,就在义州发展了,立刻开始处理各项民政事务。

先是确定了民政部的各级官员,然后在义州的平原地区设立大量的农庄。

麾下军士们的家眷、工匠们的家眷、还有抢来的奴隶各色热,加起来共有多人。

按照青壮、健妇等壮劳力的多少,进行平均分配,建立了43个农庄。

为了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陈信把土地全部分配到了个人,不光借给米粮,之前大军一路攻伐,收缴了大量的牲口,除了战马和驮马之外,全部挑出来,也分给各农庄用来耕田。

已经4月了,哪怕冰河期的种植时间稍微往后挪了一点,大家耕田的时间也只剩下不到20了,到时候必须要把培育好的水稻秧苗种下去。

幸好所有的土地都是耕种了很久的熟田,耕地速度要比开荒快的多。

依照手工时代的速度,每头耕牛每可耕3亩,马和驴还要稍减,陈信又每轮流安排士兵们去帮忙。

总算是没耽误了农时,在播种期结束之前,2万多平民外加不到5千的士兵,在4000多头牲口的帮助下,完成了20万亩水稻的种植。

为了能够凑齐20万亩的水田,陈信也是操碎了心。

在地图上心选址,然后实地测量,把义州附近的所有自然河流和沟渠进行了一次大的整改和疏通,并且在鸭绿江还有内陆各条较大的河流上架设了上百架兰州大水车。

兰州水车酷似巨大的古式车轮。轮幅半径将近10米,可提水达18米高处。

轮辐中心是合抱粗的轮轴,轮轴周边装有两排并行的辐条,每排辐条的尽头装有一块刮板,刮板之间挂有可以活动的长方形水斗。

水车上面横空架有木槽。水流推动刮板,驱使水车徐徐转动,水斗则依次舀满河水,缓缓上升,当升到轮子上方正中时,斗口翻转向下,将水倾入木槽,由木槽导入水渠,再由水渠引入田间。

虽然它的提灌能力很,但因昼夜旋转不停,一架水车,大的可浇六七百亩农田,的也能浇地二三百亩,而且不需要其他能源,所以很适合此时义州的情况。

总算是没有耽搁春耕,陈信松了一口气,坐在帐篷里喝着茶水。

负责农庄屯田事物的主管开口道“大人,之前是为了耕种水稻,为了节省时间,所以把牲口分了下去,可是有些农户在种完了水稻后,又开始开垦多余的旱田,准备种些菜和杂粮了,是不是把牲口都收回来,让他们专心伺候水田?”

陈信摇头“只要他们自己姑过来,就不要去管,大家有积极性那是好事。至于牲口,也不要收,当初就好了,牲口是将军府租借给各饶,所有权还归将军府所有,每隔一段时间派专人下去查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