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七月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七月言情小说网 > 玄幻 > 我在深圳的青葱岁月 > 第1186章 合资建厂 上门讨教有隐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86章 合资建厂 上门讨教有隐情

这bill也不傻啊,渐渐的,他就对我失去了信心,当然了,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没过多久他们公司和厚街王军又再度闹翻了,之前可是我花费了好大一番精力才给弄好的啊,现在又变成这样了,他肯定是不好意思找我了,便让下面的经理找了我两次,我估计啊,这事本来应该是Kathy出面的,她不敢找我,只好甩锅给了经理。这可不是我不想帮这个忙,坦白的讲,我还是很乐意去帮别人忙的,只是,这个经理我就见过一次面,根本没有任何的交情啊,另外,我的确是太忙了,也只好给推了。

bill一看我这边没有什么动静,再加上日本那边又催得紧,这弄好了一年也是两三百万美元的生意啊,他自然是不能放弃的啊,那为今之计也就只有另起炉灶了,不过,他们家在台北县以前就是开工厂的,个中的滋味他肯定知道啊,所以,他是不愿意深度切入的。

很巧的是,经观澜一家台资工厂的一位江西籍经理钟捷的介绍,bill认识了一个湖南人,名叫李吉利的家伙。这家台湾工厂本来是英特利的一个供应商,钟经理平日里和Kathy联络较多,有一次Kathy顺口和他了老板想开厂的事,结果,钟经理就给推荐了这个人。

在获得bill的首肯之后,李吉利很快就主动上门来和谈合作了,想和英特利公司一起合作开这家喷涂厂。据李吉利自己呢,他之前是在他舅灸电镀厂干的,这家厂就在龙华大浪那里,由此看来,他对这类表面处理工厂还是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也许是bill比较着急吧,也许是李吉利比较能忽悠吧,反正,没过多久,这合作还就真的谈成了,其中bill出资65万,占股60%,李吉利出资35万,占股40%,这比例似乎有些不对啊,那为什么他们两个要这么来分配股权呢?

主要就是考虑到这工厂将来的日常经营管理啊都要交由李吉利来操心的,人家不但要出钱,还要出力,那不公平啊,自然是要占点干股了啊,这个也是得通的。

于是,去年11月中的时候,两家合建的喷涂厂便开始如火如荼的开工了,工厂就选址在观澜汽车站对面的第一工业区内。原计划一个月就要完工的,结果后来听因为李吉利这边资金不到位的原因,耽搁了,先是延迟了半个月,后来又延迟了一个月,直到年后才勉强开始投产。

开工的时候,bill还兴致冲冲的邀请我过去参观一下,我带着Jacky过去的,一聊才知道,这个李吉利竟然是和Jacky一个镇的老乡,这家伙年纪不大,79年的,乖乖,这很年轻啊,听是高中毕业,但是聊了几句之后,我觉得他最多也就是个初中毕业,不管怎样,这个年纪能拿出35万来,也算是相当相当不错的了,这是我的真心话。

李吉利身高不低奥,应该在1米75左右,他精瘦精瘦的,皮肤黝黑黝黑的,尽管年纪不大,可头却已经有些微秃了,呵呵呵,可能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脱发吧,他剪了个很短的寸头,倒也显得满精神的。

当时,在场的英特利前同事向他介绍了一下我,李吉利先是有些惊讶,随后似乎颇有兴趣,中午非要留我们一起吃饭不可。我和Jacky呢,也想借此多了解一下这喷涂厂的建设过程,便答应了。

在饭桌上,这哥们和我大吹特吹了他的经历,他16岁来深圳(看看,看看,我的猜测没错吧,16岁来深圳,怎么可能高中毕业呢,除非他是才啊),干过电子厂,干过五金厂,干过工艺品厂,还干过家具厂,当然了,他大书特书,最引以为豪的就是在他舅灸电镀厂当过经理。

尽管他滔滔不绝,可我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你算一算嘛,这哥们96年来的深圳,到现在为止也不过6年时间,他已经干过好几家完全不同类型的工厂了,我可以这么吧,前几年他一定就是在厂里当个工人罢了,很简单的道理嘛,就算他是一个不世出的纵英才,那他也只是个初中生啊,他又能懂多少,又能学多快呢?至于在他舅舅厂里当经理,这个还倒真的不好,但是当我和他谈到一些技术性的话题的时候,他要么是顾左右而言他,要么就是一言以蔽之,糊弄过去了,对此,他懂技术我真的不敢苟同啊,我觉得他应该只是个业务员才是,为了在跑业务的时候好看,才给他安了个经理的头衔罢了。

实话,和李吉利谈完之后,我真的有些搞不大明白,以bill的精明,怎么会随随便便就愿意拿出65万来和这样的一个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人一起合作建厂呢?不过,我还是心存善念的,觉得也许是咱自己水平不够呢,人家这子也可能真的有着不为人知的真本事呢,不然怎么解释他这几年间就能赚到35万呢,所以,可不能瞧任何一个人啊,不定他还就真的有些料呢。

对了,我还记得在饭桌我曾经有试着向他打听了一下建这样一家喷涂厂的一些细节和成本,在谈细节的时候,他回答的还都很顺利,也都很清楚,只是在到成本的时候,他有很多地方都是前后矛盾的,有的数字一改再改。要是别人也许不会注意到这个细节,而我呢,恰恰又是一个对数字特别敏感的人。

我合计来合计去,都对不上号,这让我愈发地怀疑这个李吉利,试想一个从头跟到尾,辛辛苦苦花了好几个月时间建起了这家厂的人,怎么可能会把一些成本和花销搞错呢?

我想,这里只有两种可能性的解释,第一种,就是他记性不好,搞混了,记不住,这有情可原,可是,他才24岁不到啊,就算是再忙,这几个月之前的事怎么可能会混淆呢?第二种,就是这数字是假的,一开始他随口了一个之后,很快就发现这个数字和其他的对应不上来了,所以马上才又改的。

算了,我没有必要去纠结这些东西,反正据李吉利所言,这条120米长的生产线弄下来,一直到投产,杂七杂八,大大的花费一共将近110来万,除了bill出的那65万之外,剩下的45万都是他出的,不过他觉得bill是个真心干事的人,虽然他比当初的协议多出了10万,但是暂时还没有去计较股权的事,等以后整家工厂步入正轨之后再谈吧。嘿,这话的很到位啊,要是乍这么一听的话,这是大格局啊,有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做不起来啊,在某一个瞬间,我甚至有些为bill庆幸起来了呢。

观澜的这家工厂投产之后,必然是困难重重啊,这作为一家新工厂,无论是机器的磨合,还是人员的调度,配合和培训,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啊,也就是它需要时间来一点一点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错了就要纠正,对了还要加强,唯有如此,才能慢慢的符合大家的期望啊。

理就是这么个理,事也要这么来做,可是,人却不是这样的人。这bill根本就不管这些,在他的脑子里,大陆人都是一些笨蛋,不需要用脑子,只要按照他的指示来干,一定会大功告成的。

卧槽,要知道,他可是开过工厂的人啊,居然有这种幼稚的想法,我也真是服了他了。我估计啊,他之所以这么着急,应该就是日本这边给他施加压力了,那他也只好不管不顾了,想跳跃着走了,再加上厚街工厂那边的不配合,他也不准备再迁就他们了,便把日本的订单一股脑地给甩了过来。

诸位,你们想一想,这日本的订单本来要求就很严格,再加上这是家新厂,一切都是从无到有的,岂能这么容易上手啊?英特利这边倒是无所谓,采取了他们一贯的做事方式,高压,高频的催,那可就苦了李吉利了,他很快就有些捉襟见肘了,不但是资金,他的管理能力和经验也如此啊。

于是乎,这订单是一拖再拖,一改再改,bill一看这种情况,也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便接连派去了三四拨人,加上之前一直在厂里的两个人,一共五六个人像盯贼一样死死的盯着李吉利,让他就算是死也要保证把英特利的货给搞出来。

当然了,李吉利也知道这是这家工厂能否续存下来的很重要的一个关卡,无论如何也都要做出来的,于是,他也只好不计成本的干了起来,最后,总算是过了英特利的检验,出邻一批货。可是这高兴劲还没有过去呢,等他算漳时候再一看,我的个老爷唻,这价格奇高啊。

当李吉利把成本分析递给了了bill一看,可想而知,他是极为不满啊,这特么足足是厚街王军的三倍,那以后还要怎么搞啊?但是,现在厂子都搞起来了,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啊,这个时候总不能退却吧,所以,只有忍一忍了,他好好的安慰了一番李吉利,让他好好干,想想办法,尽快把成本给降下来。

这李吉利到了这种地步,也而只有答应的份了,可降本增效可不是一两就能解决的啊。而bill这边呢,也行动起来了,不过不是行动起来去倒弄工厂,而是看在钱的份上吃回头草去了。

不过,他自己可拉不下这个脸去吃,于是便让下面的经理去求人家王军帮帮忙。既然你示弱了,求到了人家的门上,那就是你为鱼肉,人为刀殂啊,自然是要乖乖的接受人家的坐地涨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