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上旬,随着“富士通杯”结束前两轮,本年度的5个世界大赛就已经全部开启。
5个世界大赛全部进入8强,并且在其中3个已经打进4强,这就是李强到目前为止交出的成绩单。必须承认,这份成绩单足够靓丽,这份成绩单也是目前的独一份。但是这份成绩单,其实没有任何用处。
“刚刚结束的“富士通杯”前两轮,李强继续延续了他的良好状态,成功跻身8强的同时,也达成了国际赛场15连胜的记录。谁都必须承认,这个记录很了不起。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李强本人以外,很难有其他人打破甚至逼近这个记录。但是我还是要,李强的这个记录,其实没有任何用处。如果把今年一整年的赛程当做一盘棋来看,李强充其量只算是取得了一个完美的开局而已。李强想在今年取得真正的成功,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到目前为止,今年的布局已经结束,那么接下来的赛程,应该就算是进入激烈的中盘战了。和大家实话,笔者是怀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态看待李强的连胜纪录。和高心心情相比,笔者其实更感到担心。因为谁都知道,连胜纪录无论有多长,但总有终结的那一,而且连胜纪录越长,李强背上的包袱可能就越重。那么李强什么时候能卸下这个包袱呢,实话笔者根本就懒得去想这个问题,更不想对这个问题进行预测。笔者唯一希望的是,当李强卸下这个包袱的时候,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才好。。。”
中国棋院,李强最常去的那间训练室。已经从日本回国好几的李强装模作样的打谅对面的张大记者。
“你看什么?”
“我就是想看看,你这家伙有没有乌鸦嘴的潜质呀。”
“嘿嘿,那你看出来了吗。。。”张大记者先是嬉皮笑脸的往李强身边凑了凑。然后他的表情变得严肃:
“强,我其实就想给你提个醒。我真不想看到2年前的那一幕啊。。。”
2年前,当李强夺得他个饶第3个世界冠军之后,当时的他同样在国际赛场一路高歌猛进,在那个时候,甚至已经有很多人在开始探讨“李强王朝”的话题。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随着“东洋证券杯”决赛输给马飞,随着那场至关重要的比赛失利。李强不仅未能建立什么“王朝”,他甚至陷入了长达1年半时间的低迷。
李强当然知道张大记者在担心什么。同时他也感受着友情的温暖。李强深深看了张大记者一眼:
“放心吧,现在的我,已经和2年前不一样了。我可以向你保证,现在的我,真的是已经完全不一样。。。”
“那就好那就好,那我就再相信你一回。。。”张大记者的严肃也只维持了一下,很快就恢复了平时的嬉皮笑脸。目前李强正在打谱,张大记者继续往前凑了凑:
“。。。我来看看,你现在是在打谁的棋谱。。。哦?老赵的?老赵对林觉的“棋圣战”决赛,你现在是在看老赵的棋吗?”
“那是当然。。。”李强大笑:“。。。在几个比赛郑“应氏杯”的奖金可是最高,能进入“应氏杯”的决赛,就奖金来。就基本相当于在其他比赛中夺冠了,你我现在不看老赵的棋,那还有谁的棋好看?”
结束了“富士通杯”前两轮比赛后,李强接下来的赛程依然密集。国内赛事倒是没什么,在接下来的2个月,李强在国内只有一个“cctv杯”电视快棋赛要下。但是在国际赛场就不同,那么多国际赛事在排队等着李强。
首当其冲的就是“应氏杯”半决赛。4月中旬,第3届“应氏杯”三番棋半决赛就将在中国棋院打响,对阵阵容是李强vs赵治勋。林海峰vs刘昌赫。
“应氏杯”半决赛结束后,接踵而来的就是“lg杯”8强赛。李强将在本年度第3次和曹燕子交锋。下完“lg杯”,李强在本月月底马上又要参加“东洋证券杯”的半决赛。他在这个比赛中的对手是日本林觉九段。李强在备战中为什么会打赵治勋和林觉的棋谱,其实就是这个原因。
“5月份,就是“三星杯”的半决赛和“lg杯”的半决赛,如果你能过林觉那一关的话,那你还要参加“东洋证券杯”的决赛。。。”
在这间训练室内,张大记者掰着手指帮李强计算:
“。。。6月份,“富士通杯”8强赛和“应氏杯”决赛。7月份,“富士通杯”半决赛。8月,“富士通杯”决赛。9月,“三星杯”决赛。10月,“lg杯”决赛。11月份。。。”
“11月份,那就是新一个比赛周期了。。。”李强笑着打断张大记者的掰手指:“。。。我张大记者,咱们的目光好像不用放那么长远吧,什么东西都需要一步一步来不是?你写文章还怕我背上包袱。怎么着?你现在又给我安排这么长的赛程,你就真不怕把我压垮啊。”
“哈哈哈哈。。。”张大记者大笑:“。。。对对对,咱们一步一步来,咱们首先对付这个老赵再,我强,对付老赵我想你应该还是有把握吧,毕竟。。。”
“不一定哦,你不要忘了,老赵在这之前可是放出了大话,他在今年一定要赢我一次。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接下来的比赛是三番棋,这是我第1次和老赵下番棋赛。你要知道,下番棋赛的感觉,可是和普通比赛不一样的。。。”
也许李强真的没有错,下番棋赛的感觉真的和普通比赛有所不同。4月中旬到了,当“应氏杯”的半决赛开始打响。第1局比赛终局的时刻,一直在关注比赛进程的张大记者脸色变得很难看。
因为在今的比赛中,李强输棋了。随着这盘输棋。李强在国际赛场的连胜纪录也戛然而止,定格在15连胜上面。
“强不会就此。。。”
“不会的!”
首局比赛结束以后。张大记者是和罗教练在一起,他们现在已经进入对局室。对局室内,获得本局胜利的赵治勋现在已经离去,李强和常韧圣等人还在探讨本局比赛的得失。
罗教练看上去比张大记者有信心多了:“你要相信强,经过这两年的磨砺,强肯定和2年前已经有所不同。无论如何,这只是一盘棋而已,是三番棋中的其中一盘棋。从这个角度。强在这个时候输棋其实还是件好事啊。正如你那篇文章写的,强正好可以卸掉包袱。”
“那么我们现在。。。”
“我们现在,当然是过去听听强自己怎么反省。”
当张大记者和罗教练走到李强等人身边的时候,李强和常韧圣等人已经对本局的胜负关键处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
“归根到底,这个棋还是只能怪自己没攻好啊。。。”
刚刚走近,张大记者就听到李强发出这样一句感慨。不过张大记者仔细观察李强的表情,发现李强的反应还算正常,输棋的郁闷肯定有,但更多还是沉浸在对围棋技术的具体探讨。
“这棋确实输得无话可,老赵今下得确实好。他那步打入的选点尤其刁钻,就算你下出最佳应对,估计也只能维持个两分局面吧。更何况围棋中的攻击本来就要比防守更难。嘿嘿,我老大你这算不算是现世报?你前几刚用这种方法蹂躏了柳时熏一盘,没想这盘就被人家老赵找回去了。”
听到常韧圣出这话,周围不少棋手都笑了,李强自己也笑了。李强还笑骂一句:
“胡,我这盘棋有那么惨吗。。。”
的确,李强确实没有那柳时熏输得那么惨。不过这盘棋的性质,倒是和那盘棋很有几分相像。
今这盘棋是赵治勋猜到了选择权,在应氏杯“大贴目”的规则下。老赵这盘棋选择了白棋。而且他这盘棋的策略也很明确,就是在开局后坚决捞取实地。准备用他最拿手的“先捞后洗”功夫和李强周旋。
不得不,赵治勋今的策略相当成功。尤其他在中盘阶段下出来的一步好手更是决定了这盘棋的结局。和李强对柳时熏那盘棋差不多,只不过互换了一个位置。赵治勋一步刁钻的“打入”让李强出现了应对失误。
当然,李强的应对不可能像柳时熏那么低级。简单的,如果最佳应对是100分,那么李强的应对可以打80分,那么那盘棋柳时熏的应对呢,最多也就只能给个30分。
只是很可惜的是,李强尽管下出“80分”的棋,但是他的结局却和柳时熏一样。当他那块大空被赵治勋一洗了之以后,再加上“大贴目”的压力,李强一直无法扳回形势,最后以2点的劣势败北。
输棋已经是既定事实,这已经无法挽回。张大记者重点观察的是李强的情绪。他发现李强的情绪还算稳定,尤其是在输棋后还能和其他人有有笑。这让张大记者稍稍放心。
间隔一后,等第2局比赛结束,张大记者好像就更加放心。因为他发现李强似乎真的没有受到第1局失利的影响,他在第2局的表现异常沉稳,稳打稳扎漂亮的扳回一局。
第3届“应氏杯”的半决赛,李强和赵治勋下成1比1,他们俩迎来了最后的决胜局。在另外一边,刘昌赫以2比0的比分击败林海峰,率先抢得一个决赛席位。
“两盘都是白番的名局呀,那么本次三番棋,会不会由猜先来决定胜负。。。”
谁会成为刘昌赫决赛的对手呢?在李强和赵治勋下决胜局之前,有人开起了这样的玩笑。
又间隔一后,李强和赵治勋的决胜局终于打响。
比赛刚一开始,还在对局室内拍照的张大记者又开始紧张了。因为他已经看到,再次获得选择权的赵治勋,他把手伸向了白棋。(未完待续。)
ps:又夺回领先优势了,心里很开心。大家真心给力,多谢大家支持!最后20多个时了,请大家继续支持吧,双倍月票这种东西确实是个不确定因素。这就像官子阶段的一个劫争,咱们总不要在这个地方出问题吧?大家是不是?所以千万请大家帮我顶住,多谢大家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