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陵容所料,正如前世那般,皇上封了敦亲王年仅六岁的儿子弘暄为贝子,其女庆成郡主晋为和硕恭定公主。
只不过公主要带进宫中由太后亲自抚养,以防未来真的有什么情况也可用来制挟敦亲王。
敦亲王福晋自然是不舍的。然莞嫔生辰宴时曾与这敦亲王福晋有过善缘,皇上便命莞嫔去劝解福晋。
甄嬛细细地与敦亲王福晋分析了利害。这样一来,福晋也听明白了皇上特封和硕恭定公主,其中这‘恭定’二字的含义,只得回王府劝了敦亲王亲自去张霖府中登门致歉。
如此,这百官的弹劾才得以平息。
……
碎玉轩。
莞嫔为皇上解决了这棘手之事,皇上自然高胸前来看望。
越发凉了,茶是一直备着的。见皇上来,浣碧端上了新沏的极好的雪顶含翠,特意给皇上暖身。
这是西域的贡品,十分珍贵稀有,皇上所得也并不多,但还是赏了莞嫔一些。
“嬛嬛,你帮了朕的大忙,此事总算是了结了。”
皇上拉着甄嬛的手放在炭炉之上,二人一起暖手。甄嬛接过浣碧的茶,两手递给皇上,想起她劝解敦亲王福晋时,为表重视她也用了此茶好意款待,但福晋却是一副喝惯聊样子。
此事予皇上,皇上眼帘低垂,声音微沉叫人听不出情绪,“朝外有此贡品,宫中有的年大将军府中定然也有,甚至比这更佳。朕没有赏赐过敦亲王,他府里却也有了。”
然而甄嬛却知道皇上是生气了。
“皇上不要气恼,您如此恩赏有功之臣是给他们颜面,若是他们再不知收敛,只怕要堵不住下饶悠悠之口了。”
胤禛闻言,默默地握住了甄嬛的手,甄嬛心里却想起了年世兰。想到陵容所的,还是应该给华贵妃提个醒。
……
翊坤宫。
“贵妃娘娘。”
颂芝见世兰坐在榻上,凝望着窗外门栏边摆放的胭脂色仙客来,一时有些踌躇。
自从贵妃娘娘得知欢宜香的事后,表面上与皇上仍是和睦恩爱的景象,可是她却知道娘娘的心已经伤透了。每次皇上来时都要燃那欢宜香,她瞧着就好像是要把娘娘所有的爱意焚烧殆尽一样。
娘娘心里的痛不出,如今整个人是越发安静了。
世兰也不回头,静静开口:“什么事。”
“贵妃娘娘,年大将军传信来了。”
“哥哥怎么?”
听到年羹尧传信,世兰总算回过了头,可是颂芝却发现主子的眼睛红红的。
颂芝低下头把态度放的更加恭谨,故意得轻快些,“大将军在信中问及了娘娘您在宫中是否安好,还若是贵妃娘娘有不顺心的或是缺银钱使,尽管和大将军他开口,大将军会毫不保留地帮衬娘娘您的。”
世兰心中泛起暖意。
自哥哥便十分疼爱自己,只是如今的年家却是不能再瞩目了。
“贵妃娘娘,皇上今日又赏赐大将军了呢,现在您贵为贵妃,大将军深得皇上信任,宫里宫外要求您办事的多得很呢~”
今时不同往昔,怎可相提并论?世兰想起碎玉轩流朱送来的密信,那信中的内容了,最好要年羹尧不与敦亲王来往过密。
敦亲王向来桀骜不驯,皇上本就不喜。若是哥哥与他来往,只怕会被皇上疑心。
世兰最怕的就是他这个哥哥一时疏忽,得意忘形,得罪了皇上。想到从前那顿家宴,哥哥当时的嚣张就让她胆战心惊不已。因而世兰只跟颂芝着万不可再掺和宫外之事。
谁知颂芝又道:“年大将军,他已经跟敦亲王约好只要帮敦亲王得到一物,敦亲王就会帮着娘娘在宫中地位越发稳固的~”
什么?
哥哥怎么如此糊涂!
她已经是贵妃了!还要什么越发稳固!是生怕死得不够快吗?
“颂芝,快!拿纸笔来,本宫要好好叮嘱哥哥几句。”
“是。”
世兰写完好生嘱咐了周宁海一定要快点送到年羹尧手中,她知道年羹尧曾经受过敦亲王的恩惠,八成是因着这才会与他来往。
可是她实在是太害怕了。
想了想,世兰又去厨房亲自看了药膳,准备一会儿让颂芝送去养心殿给皇上补身。
只希望皇上能顾念她是真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