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七月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七月言情小说网 > 历史 > 大玄六皇子:开局执掌暗影阁! > 第549章 大月求和急,城下之盟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49章 大月求和急,城下之盟成

晨光尚未透彻,京城的雾像一层薄纱,罩在重重宫阙与殿宇之上。

街寂静,只有钟鼓声在远处回荡。

玄宫西侧,鸿胪寺外的白玉台阶上,已经有使节徘徊。

他们裹着厚披,面色疲惫。昨夜谈判未果,他们心中皆有不安。

大月国的奥提使者站在队伍最前,他额上冷汗凝成细珠。

他回想昨日陛下那句“和者,需心诚”,那语气平淡,却如重石压心。

——

清晨的宫门缓缓开启。

青铜门纹上的飞凤反光,像燃起的火焰。

侍从传旨:“使团入殿。”

奥提与众随从整整衣襟,列队而入。

长殿内香烟袅袅,帷幕轻垂,透出柔光。

殿顶金龙蜿蜒盘踞,眼珠镶玉,似在俯瞰众人。

宁凡坐于御座之上,衣袍深玄,气息寂静。

他抬眼,神色淡淡:“诸国之谈,昨夜未定,今可续议。”

奥提深吸一口气,躬身道:“臣等代表大月,愿再陈诚意。”

“愿闻。”

“我大月愿割关外三郡,以示和心。”

宁凡未语。

苏若雪在侧轻轻挑眉。

那“三郡”,正是玄朝旧地,二十年前被大月趁乱侵占,如今能吐出,已是极大让步。

宁凡只是微微抬手:“地非诚意。”

奥提心头一震:“那陛下所指,为何为诚?”

“人心。”宁凡淡淡答道。

他缓缓起身,步下御阶,声音沉稳:“若你大月真欲休兵,不可只谈疆界,更应谈信义。信立,和可久;若无信,和必破。”

他转过身,衣袍曳地,回到御案后,指尖轻轻拂过一封竹简。

“昨夜,朕得报,大月后军在雁门仍屯兵三万,旗未撤。”

奥提脸色骤白。

他忙道:“此呢方主将擅自为之,并非朝令!我等已发信召回。”

宁凡目光幽深:“既是朝令不行,何来信义?”

殿中一时无声。

空气中仿佛连香烟都凝住。

片刻后,宁凡收回目光,语气微缓:“不过,朕念两国之旧,不欲生杀再起。”

“若贵国能立约书,明文戒战,永禁私兵复越玄疆,朕可议。”

奥提抬头,目光闪动。

“陛下之意,是城下之盟?”

“可称和约。”宁凡神情如常,“以金印为证,书立九条,三年内护守。”

奥提沉默良久,忽然屈膝叩地。

“我大月,愿受此约。”

那一刻,殿中群臣皆静。

苏若雪抬眼,缓缓叹息。

——

午后,和约草案起草于宣政殿西阁。

大理寺中书官奉笔研墨,笔走龙蛇。

秦如月执案,低声逐条诵读:“一、两国边界以雁门关为界,不得越寸;二、三年内互通贡市,不得设关税;三、不得煽扰边民、施军挑衅……”

每一条都经宁凡亲改。

笔锋落处,字字如铁。

奥提站在一旁,听得额头发汗。

他清楚,这九条看似公平,实则锁死了大月的战机。

他几次欲言,又被秦如月冷冷一瞥,硬生生吞下。

宁凡静坐未语,直到最后一笔落下,他才伸手,将印玺盖上。

红印如血,烈烈生光。

“此约,名曰《玄月和盟》。”

他声音低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

夜幕降临时,宫灯尽明。

大月使团在殿外静候回章。

一阵风卷过,吹动檐下风铃,声声清脆。

片刻后,内侍出,宣旨:“陛下准和。”

奥提长叹一声,几乎跪倒。

他眼底闪过复杂的光——既是解脱,又是屈辱。

他深知,大月虽保住了国,但从此要受制于玄朝。

他抬头,看着那被夜灯照亮的玄宫,喉间一阵涩。

——

第二日,京中传出诏令:

《玄月和盟》成,诸边停战,市道重开。

消息传遍九州,百姓相贺。

酒肆里,有人举杯:“圣主和,下得安!”

也有韧语:“这和盟……是赢是输?”

街巷间,民众不懂权谋,只知十年战乱终于得息。

有人放灯于河,灯火点点流去,映出一条安宁的光。

——

而在宫中,宁凡立于御阶之上,眺望东阙的光。

风吹过他的衣袍,发丝拂动。

苏若雪在身侧轻声道:“陛下,和盟虽成,然鹰翔未罢,大月亦未死心。”

宁凡点头,神色平静:“知。”

“和,不过一局的缓兵。真正的战,从未停。”

他转身,目光落在案上的《玄月和盟》。

那红印已经干透,微微泛着光。

“他们以为此约锁我,殊不知,此印锁的,是他们的未来。”

——

几日后,穆烟玉从沿海归来。

海雾沉重,她带回的,是另一份密信。

信中所述:鹰翔国内乱已起,军政不合,主战派被削。

苏若雪看完,低声笑道:“陛下算尽。”

宁凡摇头:“非算尽,是时势自成。”

他收起信笺,目光平淡。

“海可静三年,陆可息十载。玄朝要的,不是胜,而是生。”

他缓缓闭眼,仿佛能听见远方山河的回音。

风过窗棂,卷起烛焰。

光影晃动间,他的面容一半明,一半暗。

那一刻,连苏若雪都生出一种错觉——

此人不似凡帝,更像时间本身的审判者。

——

夜深,御书房灯火未灭。

宁凡独坐,案上摊着一卷旧图。

那是玄朝疆域全图,边线密密麻麻,勾勒出一条条血染的痕。

他伸手覆上,轻声自语:“山河无恙,当以和为龋”

忽有侍卫来报:“陛下,北荒传信——蛮部火种复燃。”

宁凡指尖一顿,缓缓抬头。

“火种?”

“是。”

侍卫低声道,“似有余烬重燃,疑为旧蛮残众。”

宁凡沉吟半晌,唇角泛起微不可察的弧度。

“他们终于动了。”

他站起,走至窗前。

窗外月光如霜,照亮殿阶。

宁凡背影静立,语声淡淡:“传令——备策北荒。”

“是。”

侍卫退下。

宁凡转身,目光再度落在《玄月和盟》上。

烛光摇曳,红印映照在他瞳中,如血。

他喃喃道:“和,不过刀上之息。火未灭,心不能安。”

风再起,烛焰剧烈一跳。

纸页微动,仿佛在低语。

那声音轻微,像命运在笑。

——

翌日清晨,京城上空晴朗无云。

宫阙在阳光下闪烁金光,仿佛一座沉睡的巨兽。

宁凡立于高台,俯瞰朝野,低声道:“玄月既定,下将息。是时候,让火种归脉了。”

他转身离去,背影被日光吞没。

风呼啸,卷起红尘万丈。

而那《玄月和盟》的卷轴,静静躺在案上,印玺微亮。

它见证了一个王朝,以智慧封战、以沉默夺势的瞬间。

此刻,大局虽定,但暗流未息。

火种将至,战,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