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七月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黑神话世界的孙悟空,困于自身,没能摆脱命运,成为了牺牲品。

但是,当李海益师弟证道,诸归源,成为真圣大觉金仙之后,所有的孙悟空,都成为了他的一部分。

这一原本只是碎片幻象的孙悟空的理念,自然也就融入到了孙悟空心郑

万界归源,归的,可不只是世界。

“厉害!”

李海益伸出大拇指,夸了孙悟空一下,然后问:

“这么,以后,所有的孙悟空,都是我师弟了?”

“没错!当年,玉皇大尊成道,诸万界内的玉皇大帝,都瞬间回收,万界归源,诸我返一。如今,我也是如此!”

孙悟空笑嘻嘻的道:

“你前世的那些残余印象之中的孙悟空,也都在此列哦!”

如今已然证道的孙悟空,明白当年菩提祖师看他们师兄弟三人时的感觉了。

一心大觉,全气全神,万法由心。

根本没有什么东西,能瞒得住大觉金仙。

李海益如今已然是准圣,却依旧能一眼看穿。

怪不得,当年菩提祖师会告诫自己,惹了祸,不要出师常

原来,在大觉金仙面前,与心有关的未来,完全没有秘密。

除非有同为真圣的大能掩盖,不然,一切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孙悟空看向李海益,这个师兄身上,有一团迷雾,里面的东西他认得,正是那八卦神光镜。

镜面笼罩着一层神光,让他这个大觉金仙,也看不透彻。

显然,这是个级别更高的东西。

不过,这倒也不稀奇,能催生出混沌灵宝和混沌灵根的,级别肯定比这要高。

而真圣,本质上也相当于一个混沌灵宝。

“师兄,我先行一步,斗心大觉,身无垢姿,全气全神,自性保真。但,大觉金仙,也只是修行的新起点而已,未来的路,还长着呢!”

孙悟空看向虚空,这一次,不需要李海益用神光辅助,孙悟空自己就定位了数个大世界。

有属于恒河沙世界的千世界,当然也包括三界。

这一定位之法,是依靠诸界归源的真圣本能,倒不是什么神通。

没有孙悟空在的世界,他就定位不到。

“证道真仙,真的是修行!而证道真圣,真的是存在!师兄,你也得加紧努力了!”

孙悟空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随后一个筋斗,从心光之中消失,却是回了三界之内的花果山。

他要去,将花果山收为道场,开辟成千世界。

每一个真圣,都会开辟属于自己的道场,无一例外。

这些道场,并不起到庇护作用,而是单纯的增强存在。

走混元之道的,靠道场传道演道;

走大觉之道的,靠道场传心演志。

道和志,是真圣不灭的根基。

看着消失的孙悟空,李海益久久无言。

“啧,这泼猴,走之前也不一声~”

收了心光,抚平了其中的混沌紊乱,李海益闭关,吭哧吭哧的开始开辟世界,创世,恢复孙悟空带来的混乱。

结果,细细一看,自己的心光混沌之中,出现了一个特别的千世界。

这个千世界,居然吸收混沌之气,化作了一只游荡的巨猿。

在各个世界内流连,带来了不少变化。

李海益,其实也派了三个护法破坏神,干类似的事。

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同出一源的缘故,三个护法破坏神破坏的效果,总有些不够彻底,不够随机。

而且,这三位,只能破坏,没法带来其他的变化。

可这巨猿,会带来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变化。

可以,它就是心光混沌之中,那一道变数。

如今,有了这巨猿,瞬间利落多了。

李海益想起了混世元妖。

似乎,忽然明白,混世元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了。

“日后,就叫你巨猿混世神了!”

混世元妖无主,但是这巨猿是有主的。

李海益渗入心光,耗费了九个混沌聚气青柳大阵,就彻底炼化了这一巨猿混世神。

他,将成为李海益心光混沌的一部分。

由于巨猿混世神本身也是一个千世界,以后还会随着时间推移成长,未来,也不是没有成为大千世界的可能。

李海益证道混元所需的三千大千世界,已然定了其中之一。

“在我的心光之内,用我的混沌聚气青柳,依照四象之力,开辟能成长的千世界,大觉真圣,果然厉害,自家这个师弟,出息了啊!”

现在的孙悟空,是真圣。

但是,他却不再号称齐大圣,而是齐大帝。

此号不常用,而是对斗心大觉的定位与标定。

就像是如来佛祖当年证道,自称:

“上地下,唯我独尊”一样,是大觉之心内的自我标定,并不对外。

孙悟空如今真正的称号,如今是四柳真圣和斗战胜佛。

四柳真圣,是指他在柳木下证得大觉,并以柳木棍为载体,为众生传斗心。

斗战胜佛,则是他在佛门的位置。

对于孙悟空归佛门这事,李海益倒是半点不意外。

自家师父菩提祖师,在外行走,也自称“西方妙界祖菩提”。

大觉之道,与佛门的关联,更为密牵

孙悟空只证了大觉,却没有证混元,因此,他还不上学通三教。

那么多化身,都是斗战胜佛,他自然不可能舍了这斗战胜佛的尊号。

“真圣,真的是存在?看来,我确实要先提高境界了!”

李海益此心一定,心神沉入心海。

如今李海益的心海之中,除了缭绕的心光,已然聚集了一片汪洋念海。

本心所化的万全心舟,也已然坚不可摧。

任何地方,李海益其实都已经可以念达即至。

但,他一直都没有定下自己的彼岸。

决定立志之后,李海益梳理自己的内心,拷问本心所求。

“自保?变强?度己?度人?......”

无数杂念,不断闪现。

但其中可堪为志的,寥寥无几。

若是佛,立志当然是为度人出苦海。

至于,什么是苦海,度的又是什么人,每一个佛,都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李海益并不是佛。

虽然修了觉心之道,但四大本心之中,并无一个是度饶佛心。

思及此处,李海益顿时明白了,这都不是自己的志。

“自强?自强!”